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
快看:2023青年电影周(浙江)收官,它在初夏播下一颗光影种子
来源: 钱江晚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0 22:24:03

5月14日,浙江国际影视中心,志愿者小李倚在签到台上,看到有人拖着行李走来,他马上冲了上去:“欢迎参加青年电影周。”


(资料图)

5月15日,新远国际影城,“中外影片展映单元”的开幕片《永安镇故事集》散场后,小蔡脸蛋红扑扑的走出来,兴奋地描述故事带给他的惊喜,“等到正式上映,我还会再刷一遍。”

5月18日,艺创小镇凤凰创意大厦,“之江新导演创投计划”,十几位导演带着作品,内心忐忑,但眼神充满希冀。青年影人金向怡说:“拍电影可能是理想的,但追求理想是应该的。”

5月19日,“电影剧本与好故事”终评揭晓,评委们为发现了一个好本子,兴奋不已……刚过去的这一周,2023青年电影周(浙江)留下了太多的美好:

一场场论坛,记录的是电影的变迁,以及一代电影人对于构筑行业发展的向往和努力;一场场放映,让青年观众把自己细细绵绵的心事在影院里铺开,看电影成了他们工作之余最大的享受。 

青年电影周结束后的第一天,几大会场重返寂静,犹如一段被封存的时光。但电影在初夏播下的这颗种子,必将在未来漫长的季节里,结出美丽的果实。

青年观众:希望展映能持续下去

在电影周正式开幕前,影迷就聚集在社群,“规划”自己的片单,来自青年导演魏书钧的《永安镇故事集》,无疑是抢票意愿最强烈的。

在杭工作的海宁人小蔡,本职是一名程序员,看一部喜欢的电影成了他繁忙工作外的最大消遣之一。他先后加入了5个影迷群,时刻关注着省内的电影动态。青年电影周展映单元公布片单后,小蔡就摩拳擦掌,最终凭手速抢到了《永安镇的故事集》《偶然与想象》等7部电影的门票。

展映之外,电影周期间,12部浙产新片发布,2500万元电影消费券即将发放,“夏衍杯”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颁授仪式落户杭州,浙江省之江影视拍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等一系列官宣,也让小蔡们看到,更多类型多样的优质电影即将出现在大银幕上的可能性。

中外影片展映活动开幕式

青年导演:吃苦也像享乐的岁月

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,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,每一份炽烈的热爱,都值得被用心对待。

青年电影周不仅给观众带去了实惠,更为青年导演送去了机会。不少青年导演都是从创投起步的,而这一次的创投无论是质量和数量,都令人惊叹“后生可畏”。

在创投会上,我们似乎更能读懂青年电影周。

在这里,畅谈创作、交换想法才是正经事。经常能听到微信扫码“哔”的一声,那一定是谁和谁相互认识了;也能听到“有消息一定通知你”这样的话语,那一定是谁向谁表明了诚恳的心迹。

本次创投,你会发现深陷于自我浪漫化的故事少了,创投终审评委、著名导演袁媛说:“跟其他创投很明显不一样的是,这次有商业类型属性的项目,占的比例还挺高的,不像其他创投会非常偏重作者电影。而且质量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及格线,再好好地打磨一下,就可以进入到制作阶段。”

袁媛

但一个项目要出头,一个导演要出头,太难太难了。在记者的观察中,有些导演带着项目已经跑了3年,一腔孤勇地向前冲——说的是《地球文明外星观察员》导演黄欣,“我身边有挺多导演,平常做一些零散的工作,空余时间都在写剧本,完成自己的电影梦。我也会有压力,但现在还有点时间,可以再继续追一追梦,如果几年之内没追出来,可能就得转行。现在就是希望多一点青年电影周,给我们更多的展现机会。”

黄欣的项目中了!

青年导演们努力“我手写我心”,如金向怡的《小城季风》,是一部用温州话拍摄的浙产电影,“我写这个剧本,基于我对故乡、家庭的情感,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思考,我回顾了中国百年的历史,以及改革开放以来,浙江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关怀的变化,尤其是个人、家庭的变化。”

金向怡

诚如袁媛所言,这也是青年电影周最为看重的:“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价值观,究竟符不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需求?现在社会变化挺快的,一个潮流接着一个潮流,你怎么去想办法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搏,跟它一起去跳动?”

“电影剧本与好故事”活动的终评评委、资深编剧程蔚东也很惊喜:“我发现,现在这些年轻人在选择历史题材时,对那些复杂资料的研读和研究,很有自己的看法,我觉得是比较可喜的现象。对于青年一代,不要以为他们好像在泡沫里生活,他们其实对自己的人生,对自己从哪里来,对民族文化,有浓厚的兴趣。我觉得年轻一代,一定胜过他们的上一代。”

做电影,这种吃苦也像享乐似的岁月,便叫青春。

创投终审评委、制片人、监制叶宁坦诚,自己的压力颇大,一方面要考察青年影人的能力,一方面还要选出能吸引青年观众的故事。在肯定青年电影人坚守的同时,他也提出个人观点:“做好的极致的东西,我觉得就是唯一的出路,但有些东西还需要去学习,比如,学习面对市场,面对观众,如何做类型化的表达。年轻创作者本身,也要去打开思路。”

这个时候,就凸显出电影周可贵的存在——它不仅是个发现的平台,更是个交流的平台,“我希望它做得越大越强越好,青年是我们电影的未来,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展示。我觉得青年电影周应该当仁不让。”叶宁说。

主题论坛:用科技走向电影强省

一个成熟的电影盛会,有没有引发群体认同,透过论坛就能看到。

5月16日,在12部浙产新片发布的同时,嘉宾们围绕“高科技强产业链如何为电影赋能”进行了精彩的分享;5月17日,嘉宾们共同探讨了电影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当下与未来,同日,还举行了“博采虚拟制片电影科技论坛”。在博采传媒杭州总部,有人体验了室内拍摄“悬崖翻车”的全过程,沉浸式感受到了虚拟世界带来的真实感。

当前,浙江影视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在科技方面,浙江已建有全球最高规格的虚拟影视基地,以及领先世界的虚拟制片底层自研技术体系。在这些论坛里,博采和时光坐标都被多次提及。

在博采传媒CEO李炼看来,伴随技术发展,电影艺术也在不断成长,而当虚拟制片、AIGC等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时,电影工业必将被重新定义。

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范志忠指出,科技和艺术的发展、融入让浙江影视有了十足的后劲:“未来的电影教育,对人才的培养,要既懂艺术又懂技术。我们看到各种虚拟制作纷纷走向了前沿,横店也开始立足转型,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科技产业链和生态链。这样的探索使得我们在面对未来冲击时,能够继续走在前列,继续把浙江从电影大省推向电影强省,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。”

范志忠

作为参加了多场论坛的青年观众朱强来说,这些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。他是一位来自桐乡的电影放映员,通过瞄电影报名参加了本次青年电影周的活动,初衷是透过电影周了解到电影的最新动态。

几天活动辗转下来,朱强毫无倦意,他说:“我是第四代放映员,电影已经是存在我骨子里的东西了。”

今年,朱强也为浙产电影做了一份自己的贡献——在桐乡建立了光影故事馆。在电影馆中有“光影传承映初心,寸寸映入中国梦”的十四字箴言,是他们几代人的坚守。如今,电影进入“重工业时代”,透过论坛我们看到,浙江在电影科技上的作为,正撬动着一个巨大的产业蓝海,这也是所有“朱强们”的期盼。

寄语青年:你们是未来之力

青年电影周犹如一个时间的坐标,此时此刻,一切新浪都在盖过旧潮。

不少资深电影人汇聚于青年电影周,给新人们留下宝贵经验。

导演黄建新说,很多年前他就和一群90后一起工作,“为了跟他们对话,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还研究过星座。你看论坛上,年纪大的都说我们怎样利用文化优势,人家年轻的就说打卡——这个地方有美食打卡,这个地方有美景打卡。”

他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,因为他们的作品充满活力,“跟我们年轻时一样,永远不愿意被习惯的、规律的东西束缚,想把它冲破,建立起新一代人的语境,然后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感悟,创造出新的电影语言。全球年轻人都在干这事,所以每年电影节都会发现新的、有意味的电影,这就是更替。”

更替需要一个节点,黄建新认为本次青年电影周就是最好的节点,“它为青年创作者提供最大的资源,让他们面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,为他们创造一个沟通机会,这个特别有意义。”

他鼓励年轻人享受掌声,不要惶恐,“每一代人都是,踩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起步,但后浪推前浪,年轻人就得有把前头超越的劲儿。”同时,他表示,只有更多青年导演涌现,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,“我们都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境,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,遇到问题,老师讲的题你听不懂,但你的同学讲一遍你就懂了,正因为它用的是同学间的语境。”

黄建新

恰逢毕业季,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陆川,也有话想与那些即将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影人分享:“对于我们做电影的人来说,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毕业即失业。但我们当年,从导演系毕业也整整失业3年。我的《寻枪》很早就写出来了,但这不是我写的第一个剧本,而是我写的第7个剧本,还改了14稿,然后才获得了那一次拍摄的机会。现在比我们那时候,整个行业的机会要好很多。现在有很多流媒体,这些平台的投剧量,远超我毕业时候的体量,它们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。电影的大环境也比我毕业时候要好很多,在我们出道的时候,中国电影在国际还排不上号,而现在中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电影大国。所以,我觉得现在的青年电影人,机会还是会多一些,只要耐得住寂寞,扛得住蛰伏周期,保持住自己内心炙热的梦想,不要让梦想冷却。”

2023青年电影周(浙江)落幕了,但终点也是起点,大家都在这个循环往复的圆圈中:以金向怡为代表的青年影人,仍把电影上映视为圆梦;以小蔡为代表的青年观众,仍在每周一部的观影中做梦;以科技立足的浙江影视企业,仍在拍摄中实践着梦。

就像开幕片《永安镇故事集》一样——

或许永安镇什么故事都没发生,但我们却看到了华语电影的希望之光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标签:

X 关闭

辽宁大连17个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
时间·2022-03-31    来源·

X 关闭